瓜屋百科

赵匡胤简介和历史事迹 | 赵匡胤如何从“小兵”到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

100人浏览   2024-11-21 10:48:57

公元907年四月,朱温接受唐哀帝李柷禅让,建立后梁。至此曾让四海臣服,万国来朝的大唐退出历史舞台,中原大地再一次进入了纷争不断的“五代十国”时期。

公元960年,统帅大军北上御敌的赵匡胤被其弟赵匡义和手下兵士“黄袍加身”,“无奈”之下只得登基称帝,回师开封,篡夺后周的江山。

那么,赵匡胤是如何在当时的乱世中脱颖而出,最终建立北宋结束70余年的乱世的呢?

出身将门

赵匡胤生于公元927年,涿郡赵家自唐朝时便世代为官为将,及至盛唐灭亡、五代纷起,其父赵弘殷在后周御前担任护圣都都指挥使。

由于受父亲影响,赵匡胤自幼便对军伍有着浓厚的兴趣,待得成年后便投身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

公元950年,郭威清兵以“清君侧”,乱世之中更朝换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同年,郭威便攻进了后汉京城开封改立武宁节度使刘赟为帝。

但是由于郭威起兵时,其家族尚未得离开开封,致使后汉皇室将其家族亲人全部残杀殆尽。

公元951年,郭威正式称帝,定国号大周,定都汴京,史称后周。

值得一提的是,在郭威北上抵御契丹的途中,途经澶州时,士兵发动兵变,黄袍加身。这一幕,应该让当时还是小人物的赵匡胤记忆尤深。

崭露头角

公元954年正月,励精图治的郭威突然病重,不久便离世而去。由于亲属大多在4年前起义时被后汉统治者杀光了,郭威死后后周的皇位由其义子柴荣继承,是为周世宗。

同年二月,北汉世祖刘崇趁后周国丧之际,自率三万兵力,并招引辽国骑兵万余人,南犯潞州。因为将领兵权过重导致篡位的例子太多,柴荣力排众议执意亲征退敌。柴荣下令大军分三路出动,正面对敌,而他亲率禁军督战。

高平之战一触即发,然而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战争刚刚打响,右路军统帅樊爱能、何徽便因怯懦迅速溃败。见到此幕的柴荣大怒,不过也来不及怪罪了,当即亲率御前司向北汉军队奔袭而去。正节节败退的士兵们看到皇帝亲自来救,顿时一扫颓态,战事扭转。

经过高平之战,柴荣的地位与威望达到顶峰。而这场战争亦成就了另一个小人物—当时还是皇帝宿卫将的赵匡胤。凭借着在高平之战赵匡胤勇往无前,奋勇杀敌的英勇表现,赵匡胤成功在众多的御前禁军中脱颖而出,受到殿帅张永德的赏识。

在战后论功之时,张永德极力推举,赵匡胤一跃成为仅次于张永德的殿前都虞候。

屡立战功

经过高平之战,北周侍卫司的弊端显露无疑,将不用命、士不能战。为了改变北周军队的这一恶习,柴荣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募天下壮士“选取优者为殿前诸班”,赵匡胤加任永州防御史作为最高将领之一参与这次募兵。

在此次重组禁军的任务中,赵匡胤平易近人、刚正不阿而且为人随和,善于交朋友。在禁军重组后,其中大多人都记得他这位将领并且对他颇具好感。由于本次任务的出色表现加之没有根基,赵匡胤也顺利成为了柴荣的嫡系。

公元957年,北周与南唐的战事吃紧,柴荣再次披上战甲,亲率大军前往救援。赵匡胤随军出征,任先锋大将,大败南唐援军于紫金山寨,攻克连珠寨,乘势攻下寿州。班师后,赵匡胤因功,被提拔为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保。

同年十二月,赵匡胤再次任南伐军先锋,跟随柴荣征伐濠州、泗州,率领前军渡河攻破南唐军寨。次年正月,南伐大军乘胜追击,南下扬州,赵匡胤乘胜在迎銮江口、瓜步连破南唐军。

此后,南唐被迫求和,割江北与后周,柴荣罢兵北归。赵匡胤在此役中奋勇作战,于五月移领忠武军节度使。

天意相助

公元959年,在柴荣亲自带领下,北周军队横扫南北,所向无敌,在士气鼎盛之时,柴荣觉得再次北伐,准备一举荡平契丹。

三月,数万铁骑取道沧州直扑辽地,在柴荣的带领下,北周铁骑势如破竹,仅用了四十二天便接连收复三州十七县。

就在柴荣壮志满怀,想要直奔幽州,一口气收复燕云十六州时,隐患多年的旧疾复发,无奈之下只得带着遗憾班师回朝。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北伐期间,柴荣偶然得见一块木牌,上书“点检作天子”。这让柴荣对张永德戒心大起,待得回到开封后便解除了张永德的职位,让多次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赵匡胤接任德殿前都点检一职。

公元969年六月十九日,刚刚回到开封的周世宗柴荣病逝。

黄袍加身

神武雄略的一代英主柴荣,终于是被上天嫉妒,夺走了他短暂的一生。不过这位英明一世的雄主,却看错了两个人,一个是他的近臣范质,另一个便是他最信任的武将赵匡胤。柴荣穷尽毕生所建成的繁荣的后周,终将在这两个人手上走到终点。

柴荣去世前,召见范质等人,遗命才华横溢、胸有大略而又刚正忠贞的王著为顾命大臣。但是范质此人嫉妒王著的才华,竟然私自篡改了柴荣的遗诏。

但是此等大事,他自己也没有能力完成,随即联合赵匡胤将禁军中与赵匡胤不对付的将领外调、架空。整个禁军都掌握在了赵匡胤手中,而有了军队做后盾,即便朝野有人质疑范质,但是却也没有人敢公开反对。

公元960年,赵匡胤统率大军北上御敌,夜宿距开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夜里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拜于庭下,拥立他为帝。


相关推荐